漢陽七里西服一村小餐飲一條街,在當了10多年的“村姑”後,今年變成了“靚模”。
  “村姑seo”以前長啥樣?住在七里一村的老居民陳婆婆,最有發言權。10多年前,陳婆婆隨丈夫搬遷過來,印象中,“村姑”總是一個打扮:臉上黑漆漆,一身油煙味。
  今年年初開始,“村姑票貼”開始“整容”了。8月份,完全變成了一位“靚模”:油煙臉洗乾凈了,還穿上了整潔的外衣。
  “不信邪”整合負債的老闆服了
  昨天下午4點,走進“鴨子煲餐廳”,老闆何忠林正在接電話:“牛肉,豆情趣用品腐都有,行,我給你留位子。”
  原來,附近一位居民在找他訂晚餐。廚房裡,何忠林新換了不鏽鋼的抽油煙機和操作面板,地面和牆面也粉刷一新。
  “整改投入大約花了多少錢?”何忠林答:“花了兩三萬,不過生意好很多,值。”
  一年前,何忠林可不是這樣想的。他來七里一村開餐館十多年了,這裡十餘家小餐飲扎堆,店對面就是居民區,附近住著幾萬人,生意挺不錯。
  何忠林在店門口隨意搭個棚子,廚房裡油煙也懶得弄乾凈,一層又一層地油污天天往上堆積,他不覺得臟,反而覺得油煙厚代表著“味道好”。
  七里一村小餐飲集中進行改造時,何忠林一邊在店內改造,一邊還在想,“我看你們能整朵花出來。”
  改造完工後,店里營業率翻了一倍,“經濟效益決定一切”,他服氣了。
  街道墊付80萬“整容”
  七里一村為啥要“整容”?街道最有發言權,原來,“村姑”的毛病實在不少。
  由於小餐飲和居民區相隔不到10米,這邊老闆在炒菜,那邊油煙就往居民家裡躥,靠小餐飲這邊的住戶家裡,夏天都不敢開窗,居民天天投訴。
  “七里一村必須改造,不然就沒安生日子。”隨著矛盾越來越激化,漢陽區政府決定推行轄區“馮家畈美食街”的經驗,對這裡進行徹底改造。
  改造就意味著投入。地磚、牆面都要重新規整,道路重新翻新,招牌統一製作,這條長約兩三百米的餐飲街,至少得花費80萬。
  “店里我能整,店外憑啥我要掏錢。”小餐飲業主不樂意。眼看整容的事情要黃了,已經被居民矛盾鬧得頭疼的街道辦表示,先墊付這筆改造費用。
  家門口小餐飲讓人放心了
  提起這個扎根在社區里的小餐飲一條街,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陳健說,“其實小餐飲一條街就是為了方便市民就餐,區政府將這個地方整改成便民服務區,是想方便市民,在家門口就能吃上安全的食品。”
  改造完工後,招牌都是統一製作,杜絕了以前小餐飲亂搭亂蓋的現象。
  小餐飲街和居民區之間的道路也留出來了,居民們現在可以搬著凳子,坐在家樓下的臺階上摘菜,“村姑守了規矩,便民服務區就名副其實了。”
  採訪後記
  武漢人就餐,就愛圖個方便。樓下過個早,對面炒個菜,就餐環境好,油煙不擾民,這種便民服務區是武漢小餐飲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。一直以來,社區里的小餐飲,各方都難管。餐飲環境髒亂差,居民天天聞油煙味,這種情形,在老舊社區尤其突出。漢陽繼馮家畈之後,又整改了七里一村。在整改中,區政府、監管部門、街道、小餐飲業主,還有社區的居民,大家團結起來,力往一處使,一個令人稱贊的便民服務區誕生了。這種“村姑變靚模”的改造模式,加上長效監管體制,最後受益的是整個武漢的餐飲環境。記者邵瀾  (原標題:七里一村從“村姑”變身“靚模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f22gfpc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